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李丽

暂无信息

李丽,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五级师承指导老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康复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康复医疗联盟会长;山东中医药学会常务...

影像资料 查看更多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11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1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09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08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07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06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05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04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03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02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

康复治疗技术内涵与康复处方实现 01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视频

名老中医药专家典型医案 查看更多

医案56

杨某,男,48岁。患者痢下赤白,病延数月,迁延不愈,面黄肌瘦,食少神疲,肛门坠胀,苔白脉微弱。治宜益气升陷,补肾固涩,处以补中益气汤,佐以补肾固涩之剂。拟方如下:米炒芪10g党参10g炙甘草15g煅牡蛎10g焦白术6g陈皮3g五味子2.5g当归10g枸杞子6g升麻2.5g柴胡2.5g阿胶3g(烊冲)体会:下痢一证,初病责之肠胃,继则在脾,久则入肾,病证不同。本案为邪毒与气血相搏,肠道络脉阻滞,腐败而为脓血。此为劳碌之人,非膏梁温养之质,日久积劳,中气易伤,抱恙数月,迁延不愈,脾虚及肾,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党参补中益气,兼具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升麻、柴胡配伍,具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白术为运脾药,兼具逐湿、祛浊之功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炙甘草为调和药,更加杜仲,枸杞子、阿

医案55

吴某,男,41岁。患者误诊黄胖,过服苦寒泻药,现头昏眩、呕吐痰涎不止,脉弱苔白腻。证系睥失健运,肾阳衰败,理当补中益气汤加桂附处治,拟方如下:米炒芪10g附子3g当归10g升麻2.5g柴胡2.5g肉桂3g炙甘草1.5g党参10g白术6g体会:呕吐一证,有虚有实,不可一味降逆止呕。审察此案,患者素体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湿中阻,复投苦寒之品,肾阳衰弱,不能温煦脾土,聚湿成痰。《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言:“水化于气”,即津液在人体输布、运行,全赖元气推动、蒸化。今脾肾阳气衰弱,气不化水,痰涎内停,胃失和降。审察病机,其本为气虚阳衰,其标痰涎内阻以致气机升降失司。治病求本,补其气助其火,则气盛火足,痰涎自消,气机有序,故处以补中益气汤以培土固本,更以附桂温阳暖土,阳光当照,阴霾自消,呕吐立止。

医案54

王某,男,63岁。患者操劳过疲,以致少腹坠胀,小便点滴而出,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短气身懒,腰背酸楚,苔白舌淡,脉弱尺沉。宜补中益气汤加味,拟方如下:米炒芪10g党参10g陈皮2.5g肉苁蓉6g当归10g焦白术10g升麻2.5g柴胡2.5g炙甘草1.5g枸杞子6g杜仲10g红枣6枚体会:东垣云“中年以后,已行降令,清阳易陷,升举为宜”。本案癃闭系平素过劳伤气,脾气虚弱,中阳不足,不能升提,肾气不足,气化无权。经云“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以甘温之剂补脾升阳,使元气来复,则其病自愈。老师运用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提,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党参补中益气,兼具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升麻、柴胡配伍,具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白术为运脾药,兼具逐湿、祛浊之功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炙甘草为调和药,更加杜仲、枸杞子

医案53

俞某,女,60岁。患者腰背酸痛已久,劳后尤甚,重叩稍缓,纳少乏力,苔白脉迟。中气不足,脾虚下陷使然,予补中益气汤加味,拟方如下:米炒芪10g党参10g焦白术6g升麻2.5g柴胡2.5g龟板10g枸杞子6g杜仲10g五味子2.5g荷叶蒂2只体会:《医学心悟·腰痛》“大抵腰痛,系属肾虚,...如无外邪,则惟补肾而已”。老师认为腰痛之证有肾虚,也有脾虚下陷所致,不可一见腰痛,辄取补肾之品。宋·许叔微《本事方·续集》“凡下部肾经虚者,不必补之,至妙之法有二:一则是补脾胃,使进饮食而全谷气,会生气血...”。中洲键运,化生精气,填精补肾,腰痛则已,即所谓“精依气生”是也。方中荷叶蒂系升清降浊之品。

医案52

孙某,男,67岁。患者咳嗽气短,神疲乏力,脉弱,苔薄黄。此即所谓“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是也。理宜补中益气,宣肺止咳。拟方如下:米炒芪10g炙甘草6g白术10g杏仁6g党参10g柴胡2.5g炙冬花6g姜半夏4.5g当归10g升麻2.5g体会:《脾胃论》“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气短,气上,皮毛不能御寒,精神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病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母病及子,故咳嗽气短。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故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党参补中益气,兼具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效,升麻、柴胡配伍,具有升阳举陷之功效,白术为运脾药,兼具逐湿、祛浊之功效,当归补血、活血、调经,炙甘草为调和药,加杏仁、冬花、姜夏以润肺止咳化痰。

医案51

郭某,女,23岁。时值盛夏,气候炎热,患者为产后避风,乃以衣被盖身,外出途中先自感闷热,继则胸腹淌汁,后即在胸心窝部位的一掌大小范围淌汗不止,整日频频擦沫,需换干面巾数块。前医已投参、苓、术、草、归、芍多剂不效,继加附子、黄芪亦无功,延至月余。症见面色少华,心窝部淌汗不止,纳呆,全身乏力,眩晕,舌质红,脉弦带数。细究脉证,乃属产后阴血亏虚,挟有郁热,拟养阴清热,全方如下:沙参30g柴胡10g黄芩10g甘草3g体会:读伤寒论114、138、221、238、140、152、153等条文和225条条文分别论述头汗出,手足微微汗出,同是身体中某一局限区域出汗,并分别提出系内有混热、瘀热、实热等在外三见证。本例胸前一处消汗,亦系全身中一局限区域出汗,与上述内实外露病情相似,且脉弦数,口营,舌红更能证实内

医案50

潘某,女,26岁。患者于昨日起突然感到右髋关节疼痛,继则寒热交作,局部压痛厉害,转侧困难,不能活动,舌质红,苔薄白,脉涩。辨为附骨疽,拟方如下:全蝎10g黄芪50g当归20g金银花30g地丁草30g陈皮10g红花10g桃仁10g体会:证因气血壅闭于右腿髋关节周围,积而不散,成为附骨疽。张山雷先生所著《疡科纲要》云:“痈疽本义是痈者壅也,疸者止也,皆为气血壅闭,止而不行之意。疡发于肌肉之里,离皮肤尚远,则内渍成脓,而肤表必不改色,不得因其表皮不红而概论阴症”。审其起病急骤,而局部压痛明显,则气血壅闭未开可属无疑。脉证合参,是为邪盛正虚、虚中挟实。治应化瘀解毒,托里攻外,消肿止痛。着重尤在行血,行气,但因正气虚弱,故应在破血利气药品队伍中加用黄芪,俾收补托之功。

医案49

金某,男,83岁。患者痢下赤白日十余次,腹痛,纳呆,发热恶寒,自汗,舌淡苔白,脉弦细。宜当归四逆汤加减主之,拟方如下:当归12g桂枝10g炙甘草6g黄芩10g白芍15g枳壳10g薤白12g槟榔12g阿胶12g(烊冲)玫瑰花12g体会:痢疾的发生,与外邪内侵及饮食不洁有关。其病位在肠,湿热、疫毒、寒湿之邪壅滞肠中,气血与之相搏结,肠道传导失司,脉络受伤,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当归四逆汤,载《伤寒论》厥阴篇,原治厥阴伤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之证。临床报导多用于治疗雷诺氏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胃痛、冻疮早期等属血虚寒凝者。老师在临床上常以此治疗痢疾。本方有温经养血通脉之功,使肠道气血凝滞得以解除,改善肠道功能。凡证见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或兼有发热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滑,

医案48

王某,女,54岁。患者近日剧烈头痛,痛如锥刺,并有重压感,需用双手捧住头部才稍觉舒服,饥饿或体力差时疼痛加剧,视物昏花。舌质紫暗,脉沉弦。显属瘀血头痛头痛,老师乃投血府逐瘀汤加黄芪,拟方如下:白芷10g川芎30g桃仁10g红花10g白芍15g牛膝15g柴胡10g生地15g桔梗3g当归20g黄芪20g甘草6g体会: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头痛,效如桴鼓。本方以四物汤为基础。方中用赤芍易白芍、不是取其养血而是取其活血化瘀为主,更加桃仁、红花以加强活血作用,柴胡疏肝行气,开胸散结以助活血,所谓气行则血行,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凡头痛经久不愈,乃久痛入络使然,不论何种内伤头痛,均可投之,疗效亦佳。

医案47

吴某,女,40岁。患者关节畸形疼痛,两上肢指腕关节肿痛畸形,痛已2年有余,舌白苔腻根厚质红,脉象弦滑,按之且数,全是痰热湿阻瘀于络脉,当以散风祛湿,活络化痰方法,拟方如下:麻黄1g桂枝1.5g防风6g丝瓜络10g紫苏子10g莱菔子10g白芥子6g皂角6g天仙藤10g海风藤10g伸筋草10g乳香5g鸡内金10g体会:本案属风寒湿痹迁延不愈,气血运行失畅,络脉痹阻,瘀血凝滞,痰浊阻痹,而出现关节肿大变形,脉象弦滑数,苔腻根厚质红,皆为痰浊热郁之象,用散风祛湿,活络化痰方法,以麻黄、桂枝、防风疏风散寒,丝瓜络、天仙藤、海风藤、伸筋草、乳香化瘀通络缓痛,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皂角肃肺消痰,鸡内金消食和胃。

医案46

钱某,女,31岁。患者肢体关节疼痛,痛无定处,游走不定,甚则关节肿大,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白腻滑润,脉象浮数(或浮紧,或沉紧等),治以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拟方如下:羌活3g独活3g桂枝10g当归10g防风6g秦艽6g葛根10g桑枝30g细辛2g体会:方中羌活辛温燥烈而上行,“气壅而散”,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之邪,独活微温而下走,辛散力缓,善祛在里之伏风,且可去湿止痛,二药合用,一上一下,以散周身之风湿,防风祛风散寒,细辛、桂枝、当归温经活血通络,散风除湿,通络舒筋,葛根解肌退热,桑枝祛风湿,通利关节。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医案45

黄某,男,65岁。患者便血突发,小便赤热,舌红且痛,脉细弦滑数。素嗜饮酒,心热下移膀胱,湿热下迫,予导赤散加减,拟方如下:生地12g川楝子10g竹叶10g竹茹10g木通3g滑石12g白茅根30g黄芩10g马尾连10g甘草10g体会:酒形似水,性似火,贪杯日久,必成湿热内蕴。湿热下迫,络脉受损,则血随便泄。治用导赤散合滑石使下迫湿热得清,黄连、黄芩清热燥热湿,绝其湿热下迫之源,白茅根与生地相伍,能清热凉血,止血而不留瘀,川楝子、竹茹清热行气,调其内乱之气机。全方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药证相符,故获全效。

论文论著 查看更多

地黄活血生新功效考辨

地黄活血生新功效考辨.pdf

悬吊循经弹拨技术联合微波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悬吊循经弹拨技术联合微波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pdf

悬吊循经弹拨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肺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悬吊循经弹拨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肺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易罐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_.pdf

五禽戏配合控力抗阻康复运动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五禽戏配合控力抗阻康复运动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pdf

五行音乐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观察

五行音乐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观察.pdf

灵龟八法配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产后慢性腰背痛

灵龟八法配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产后慢性腰背痛.pdf

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悬吊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pdf

中医综合康复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医综合康复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pdf

悬吊运动联合弹拨疗法治疗产后慢性腰背痛78例临床观察

悬吊运动联合弹拨疗法治疗产后慢性腰背痛78例临床观察_.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_.pdf

诊疗方案 查看更多

康复科 痿病(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痿病(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有典型脊柱骨折外伤史,于伤后立即发病。(2)以下肢或上肢、一侧或双侧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肌肉萎缩、瘫痪为主症。(3)西医学神经系统检查肌力降低,肌萎缩,或肌电图、肌活检与酶学检查,符合神经、肌肉系统相关疾病诊断者。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定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简称“ASIA”进行诊断。A完全性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或感觉功能保留B不完全性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但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以下D不完全性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

康复科 手损伤(手外伤)后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手损伤(手外伤)后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筋伤学》(孙树椿、孙之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及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骨伤科学》(刘柏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中有关手部筋伤、骨伤诊断标准。(1)有明显的手部外伤史。(2)局部肿胀、疼痛,感觉和活动障碍。(3)X光线示:有明显的骨折线或软组织厚度增加,密度增高,层次混乱不清晰。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学分册》(2006年)有关诊断标准及《实用骨科学》第三版(胥少汀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中手损伤康复诊断标准。(1)有明显的手部外伤史。(2)局部肿胀、疼痛,瘢痕或挛缩,手抓握、非抓握及感觉功能障碍。(

康复科 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肩手综合征(卒中后)的住院患者。一、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同时符合第一诊断为中风(TCD:BNG080)及第二诊断为中风后肩痛,且本次住院主要表现为肩痛。2.西医诊断:同时符合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或脑出血(ICD-10:I61),及第二诊断为肩-手综合征,且本次住院主要表现为肩-手综合征症状。(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2)中风病(急性脑血管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年)标准

康复科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符合中医中风病的诊断同时具有吞咽困难、饮水即呛、构音障碍等主要症状表现。(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0年)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吞咽障碍符合脑卒中后延髓麻痹诊断标准。(二)证候诊断1.风痰阻络证:吞咽困难、舌强语謇,肢体麻木;或兼有恶风头痛,肢体拘急,关节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浮或弦滑。2.肝肾亏虚证:吞咽困难、言语不清,足废不能用,足冷面赤,口干不欲饮,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沉细弱。3.气虚血瘀证:吞咽困难、言语不利,身倦乏力,少气懒言;伴肌肤甲错,口

康复科腰痛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腰痛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好发于有重体力劳动史的中老年者、急性腰部扭伤后未能及时合理治疗者及久居潮湿阴冷之地者。有长期腰痛史。(2)一侧或两侧腰骶臀部酸痛不适,疼痛可牵及股内外侧及膝部,腰腿痛往往因久站、久坐、久卧后加重,腰部适度活动后缓解;过度劳累后加重,适当休息后减轻;或阴雨寒湿天气加重,晴暖干燥气候减轻。急性发作者,可有剧痛和腰部活动障碍。(3)一侧或两侧竖脊肌、臀中肌、臀大肌紧张,棘间韧带、竖脊肌、第3腰椎横突、髂腰韧带(髂腰角)、臀中肌与臀大肌前缘交界处等部位有较为固定的压痛点,或局部可触及条束样压痛点或疼痛激发点。(4)腰部活动不同程度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