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您的位置: 首页 员工版医院概况历史沿革详细

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1-12-03 17:31 本文来源: 系统

2013

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正式揭牌开诊;成为济南首个“生物诊疗实验基地”;中医药药行业特有工程第一、第二职业技能鉴定站批准建立中医药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基地;中药制剂室研制生产出“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参菊抗感饮”和“玉屏抗感饮”中药代茶饮并通过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

医院获得“山东省卫生强基工程先进单位”、“全省卫生系统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济南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医医院优秀护理服务先进病房”、

医院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健科技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山东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档案学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13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其中9项达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国际先进水平,3项达国内领先水平;科研课题立项7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协作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协作课题1项;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1项,山东省星火计划项目2项;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第六批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项,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项、普通项目18项、重点专科专项35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保健项目)1项;山东省药学会临床药学奥赛康中青年科研资助项目1项。

医院成立了山东省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第一届针灸专业委员会,举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11次,新增省级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15人;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医疗技术协作成员,担任脐疗技术组副组长单位;被确定为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派出2名医师作为第十七批学员参加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澳中医学交流项目学习。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葛明院长主持并起草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医院评价标准;签署了与中国中医药报社战略合作协议;作为临床药学评审专家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评审工作;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并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当选为山东省医师协会健康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加山东省医学会组织的齐鲁名医评审工作;主持参加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举办的“2013年全国中西医结合科研所管理研讨”并作了演讲;参加“全省首期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培训班”并获得三级医院院长任职资格证书。

葛明院长获得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2008年度全省优秀院长”称号;“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人文管理荣誉奖”、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度全省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 2011年度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山东中医药学会授予“全省第二届优秀中医医院院长”荣誉称号、“齐鲁杯”全省优秀院长、济南市优秀人大代表。

冯建华书记被授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称号。

孟令军书记获得支持工会工作先进工作者。

医院经过百年的发展与变迁,目前在编职工977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35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7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3人。拥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齐鲁名医、国家和省名中医药专家、泉城十大名医等59人,形成了以国务院特贴专家、省泰山岗位学者、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及继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优秀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团队。拥有国家、省级重点学科、专科、名老中医工作室和实验室共49个,国家级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卫生部技术准入专科、国家工伤康复试点机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等,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2

医院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评审,被评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与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章丘水寨镇卫生院、济阳县曲堤镇中心卫生院、齐河县表白寺镇中心卫生院确立对口帮扶关系,签署了《帮扶协议》;

医院骨伤科、针灸科内分泌科、肿瘤科、妇产科入选山东省第四批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医眼科学、中医男科学、中医预防医学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生殖医学中心被山东省卫生厅批准试运行开展供精人工受精技术。

葛明院长作为评估专家赴北京参加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开展201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申请项目书面评估工作;随山东省援外医疗工作组访问坦桑尼亚和塞舌尔调研援外医疗工作。

2010

我院成为省直保健定点医疗单位,2011年3月被评为全省保健工作先进集体。

2008

医院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被确定为第二批“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单位;成为山东省首批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先后分四批共计12人赴汶川灾区参加山东省卫生厅组织的抗震救灾医疗队。

医院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社区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被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社区中医实践基地”。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分别被评为省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被评为全省首批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007

获山东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济南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省、市属企业离休人员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山东省首批八家农民工工伤定点医院,是山东省医疗救助定点医院,省内转诊定点医院。是山东省“360工程”技术培训基地。

医院荣获2007年度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济南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目标规范化管理信用等级A级单位;

2007.09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加挂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成为全省唯一的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7年12月30日山东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仪式

成立健康查体中心,占地约2800㎡,建筑面积780㎡。设有内、外、妇、五官、放射、特检以及其它非常规检查科室。拥有全自动血压计、多导自动分析心电图机、X光机、黑白及彩色B超、乳腺红外线扫描仪、现代化大型流动体检车和现代办公用品。同时,共享医院螺旋CT、ECT、核磁共振、DSA、数字胃肠、CR、DR、颅脑多普勒、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资源。年完成约4万多人的健康体检。

参与公益事业。先后与省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联合开展了先心病、白内障等疾病的医疗救助扶贫工作。2006年9月参加了山东省援藏复明手术医疗队,为300余名藏族同胞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术,荣立集体三等功;百例免费心脏手术活动自2006年6月9日收治首例先心病患儿,至今已为26名患儿施实了各类心脏免费手术,免除手术治疗费用近52万元。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岁,最大者17岁,分别来自十九个地市,经过手术治疗,这些患儿现已全部康复出院。 “爱心救助工程”,已为 600余名心脏病患者实施了扶贫限价手术,治愈率达95%以上,为患者减免各项费用上百万元。另外医院开展的单病种限价、惠民医疗活动及各项义诊活动,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尤其是受到了贫困家庭的欢迎。

2006.04

医院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增设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年医院以全优的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2005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鲁卫字(2005)113号》文件通知,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印章正式启用。

医院全年共有13个科研课题全部通过鉴定,鉴定结果其中5项科研课题为国际先进水平;6项科研课题为国内领先水平;2项科研课题为国内先进水平。

2004.11.26

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整建制移交山东中医药大学管理,根据省政府《关于同意将济南铁路中心医院移交山东中医药大学管理的批复》,将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省属财政补贴的处级卫生事业单位,定编1022人。

2004.07

与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创办成立济南市职工工伤医疗康复中心。2008年成为山东省工伤康复试点机构;2009年成为国家工伤康复试点机构,同年成立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研究室;2010年在成为山东省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2011年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十大质量品牌“康复直通车”、成为山东省康复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和山东省康复治疗技术定点培训综合医院;2012年是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针灸科(二级科室)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中医专业)。

作为山东省康复医师、康复治疗技术人员定点培训综合医院、济南市残疾人康复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先后与济南市、淄博市、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泰安市等10余个地方签订了康复医疗服务协议,与40个教学和医疗机构签订了康复教学和实习协议。先后邀请德国、新墨西哥医学大学、香港复康会WHO康复协作中心及荷兰、日本的康复医学专家来院举办专题讲座11次,接待来自马来西亚理工学院、比利时康复医学访问医学团、埃及苏伊士大学医学访问团、巴西马赛罗整体医学研究中心研修代表团、美国明尼苏达洲中医学院、韩国建阳大学等12个国外及台湾学术团体的访问交流。

2004

新建二门诊及生殖医学科大楼建成使用,楼层6层,建筑面积7,677平方米。卫生部批准的山东省正式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三家医疗机构之一,是山东省首批获准开展夫精人工授精技术的医疗机构,是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实验室、辅助生殖技术三级实验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2014年成为山东省首批中医药重点科研。201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开始实施供精人工授精技术。

2002

医院获得“山东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通过计算机开展模拟成本核算工作, 2003年济南铁路局卫生系统率先全面实行了病历、医嘱、配药、记帐、收费完全电子网络管理的格局。葛明院长同时主持完成了“电子病例临床应用”科研课题。

2001

全国质量万里行暗访调查中本院工作受到表彰;9月济南铁路分局济南铁路医院合并隶属我院管理,改名为第三门诊部。

2000.10

医院新建1.8万平方米的综合病房大楼落成并启用,新综合病房大楼具备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人体分泌物)设备和紧急呼叫系统;拥有ICU、CCU、NICU、血液净化中心,以及按照各手术专科功能分别设计的10个手术室,其中包括心脏手术和器官移植手术专用的百级手术室。同年医院被命名为“山东省百佳医院”和“铁道部十佳医院”

1997年以来

医院先后购进CT、MR、DSA、ECT、CR、DR、射频消融、重症监护(CCU、ICU)、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生殖医学科IVF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使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总额2004年达到8,542万元。

1997—至今

院长:葛明 党委书记:董永全、朱琛、冯建华、孟令军


院长:葛明

董永全1995.4-2001.3

朱琛 2001.3-2005.3

冯建华2005.3-2008.6

孟令军 2008.6至今

突出科技兴院的方针,医院相继制定了 “十一五”、“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加强特色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和科研水平建设,在原有6个部级重点专科的基础上新增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科(专病)3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1个,国家卫生部技术准入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4个,山东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实验室1个。

建立了医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成功举办了省级以上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和国家、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0余次。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22项,取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128项。

1996

鲁港合资施尔明眼科医院成立,成为全路眼科技术中心。2002年施尔明眼科医院大楼建成使用,建筑面积2,761平方米,床位扩大至80张。1994

医院通过了卫生部组织的国际爱婴医院评审。

1992

医院通过了山东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山东省首批、济南市首家部颁“三级甲等医院”。

1991

《宫腔内夫精授精对夫妇双方不孕症治疗的研究》被省科委和路局分别授予“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等奖;“囊袋内囊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对比研究”通过路局科研成果鉴定;传染科与山东省科学院在临床试验 “人胎肝细胞培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重症肝病”的科研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0年1月26日

位于经一路85号的第一门诊部停诊拆除新建。

1989年

医院购置美国产惠普新500型77025A彩色脑多普勒诊断仪,于1991年完成安装投入使用。同时引进体外震波碎石机、西德的WHO的输尿管肾镜。

儿科“关于儿童体内铜、儿童锌等微量元素在体内的测定”通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中医科研究的《肾衰方的临床研究》被路局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神经内科科研成果《胎脑组织移植治病小脑萎缩症》被铁道部授予“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被路局授予一等奖;皮肤科研制“皮屑净”、对牛皮癣治愈率达70%,“治湿灵”对急性、慢性湿疹有效率达100%;医院开展 外静脉及静脉穿刺置管术三通气囊灌肠术; 11月13日成立急诊科;同年医院与南京铁道医学院达成加强交流促进联合的协议,成为南京铁道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1988年

医院创建生殖医学科,是山东省最早进行治疗和研究不孕不育的机构之一;引进遥控菲得普1250MA X光机、800MA X光断层机、2020CT骨干诊疗仪器。1987年1月

医院制剂楼(三层)竣工, 4月经试生产后,由山东省卫生厅组织专家验收,正式核发“制剂生产许可证”并投入生产;6月医院总投资为149.4931万元(其中医用电梯二台,价值12.701277万元),建筑面积4056.86平方米的第二门诊部工程竣工,并于11月15日正式开诊,同时撤销南郊卫生所,原铁路中心医院门诊部改为第一门诊部。

医院科研成果《中医运气系统电脑应用》被卫生部中医局授予“八七年全国中医药重大成果乙等奖”、全国技协、全路和省技协授予“全国技协重大科技成果奖”、铁道部授予“全路技协优秀成果奖”。《中医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电算系统》被授予“铁道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分别获得“山东省技协和路局技协优秀成果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7年—1997年

院长:张金生 党委书记:刘增福


张金生   1987.5-1997.11  

刘增福 1987.4-1995.4

医院开放床位601张。

9月20日

济南西分院整建制划归济南铁路分局管理,改名为济南铁路分局济南铁路医院,;11月铁路局成立济南铁路局职工职业病防治所,隶属济南铁路局中心医院管理。

1986年

院长:孙雪锋 党委书记:杨振娟


孙雪锋 1986.3-1987.4

 杨振娟 1986.3-1987.4

医院公布“关于加强劳动纪律的办法”予以实施。同时公布“各级医疗、护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强化工作程序、考核标准。试行“四联浮动奖励办法”,修订了劳动保险用品发放办法。制订“1986年改革方案”:推行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总住院医师制、护理责任制,进行质量控制、药品的统一管理,改革门诊,实行对外开放,修改管理责任制,加强能源管理、财务管理,成立基建办公室,改革后勤保障工作等。同年成立“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药品管理委员会”、“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史志办公室”,调整了“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

1985年4月

成立泰安分院,病床数为50张,定员118名,并于1986年6月正式开诊。

1985年

 院长:张金生 党委书记:陈珏

陈珏 1985.8-1986.3

张金生 1985.3-1986.2        

医院职工总数1281人,其中工人447人,干部862人(副处级3人,正副科级32人,其他人员862人)。机构数为35个:泰安分院、济西医院、结核病防治所1个、卫生所11个、保健站21个。

1983年3月15日

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济南西医院动工建设,于1984年5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9月15日设立医疗器材科,下设器材管理室、技术室、维修室。

1980年1月16日

根据路局档案管理规定,医院成立档案室,由院长办公室派专人管理,统一将档案编号归档。同年成立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21个科室安全质量管理小组。路局于9月成立“老战士协会”,医院同时成立了“老战士门诊”

1979年

医院成立事故鉴定委员会;同年3月建立中西医结合科。

1978年5月1日

正式启用“济南铁路局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新印章,同时废止“济南铁路局济南中心医院革委会”印章。

1977年

医院分别成立了劳动竞赛评比领导小组、爱国卫生委员会(简称爱卫会)。对革委会负责人进行分工,规定每周三主任碰头会,月底医务会议,建立劳动制度。在同年路局下发相关规定并要求医院贯彻执行,如:“路局转铁道部关于自费药品范围、差旅费开支的规定”、“关于认真贯彻77—85年医学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规划的通知”、“关于调整医学院校教学基地的通知”等。医院制定了“本院建成大庆式医院两年规划”、“科技教学办公室工作细则(草案)”等规章制度。

5月20日

医院开办“西学中医“学习班; 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地震,医院组成50人的医疗救治队,总计接收救治伤员142人;医院成立桑梓店卫生所、防讯医疗队;医院派出五批巡回医疗队及眼、牙科专业医疗队,送医送药到现场;在基层卫生所举办工人医生学习班,组织人员采药队到泰山、阻莱山一带采集中草药。

1976年

医院实有病床450张。职工总数79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17人,行政管理人员81人,工勤人员99人,机构总数28个,其中卫生所12个,保健站15个。医疗服务人口13.8244万。

1976年—1984年

院长:张银庆 党委书记:董鲁风 段东山

段东山 1982.12-1985.8

张银庆  1975.7-1985.3  

1975年

医院组织动员本院职工待业子女上山下乡,有161名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参加农业劳动锻炼。

1974年

医院计划购置医疗器材,进行基建大修。主要有购置高压消毒柜、ZD-2自动电位滴定计及血液PH计、高压消毒锅等,对病房大楼热水管进行大修、建造职工宿舍等项目。

1973年6月15日

济南铁路局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结束了长达6年的军事管制。

1972年5月

医院党委全面恢复工作,对各处室干部人员的配备做了重新研究调整。医院相继制定了《处方制度暂行补充办法(试行草案)中第十一条出院后来药房取药和回访的补充规定》、《麻醉药品制度暂行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医院管理毒、剧药暂行办法(试行草案)》、《医院处方制定暂行补充办法(试行草案)》、《外局留我局职工家属来院就诊收费办法》、《医院工作的几项基本制度(试行草案)》及《医院管理和工作制度(草案)》等规章制度。

1971年3月19日

路局恢复政治后,局机关形成“四部一室”,中心医院隶属后勤部行政领导;6月27日医院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后设:政工组、医务组、后勤组、保卫组和办公室;8月11日雷庆忠任医院革委会主任。

1971年—1975年

院长:明洪文 核心小组组长:雷庆忠 党委书记:董鲁风

董鲁风 1972.5-1982.12

明洪文   1971-1975.7

1970年1月29日

钱正康任医院革委会主任,核心领导小组组长;5月16日赵志远任医院军宣队队长,革委会主任;医院成立保密小组、爱国卫生计划生育小组;医院派出由4人组成的第一批援非医疗人员。

妇产科专家尤汉文支援坦桑尼亚与病员合影

1969年2月

医院防空洞扩建工程开工,于1970年夏竣工;12月5日刘瑞河任医院革委会主任;12月5日医院成立中共济铁医核心领导小组,刘瑞河任组长,李连祯任副组长。

1968年3月15日

路局军管会批准成立“医院革命委员会(简称医院革委会)”;6月医院制定“关于探视制度的通知”、“病房管理制度(草案)”。

1967年—1970年

院长:刘孟浩 革委会主任:刘瑞河 钱正康 赵志远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医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济南市和山东省具有一定知名度,50年代角膜移植成功及眼内异物摘除仪器试制成功,中医科治疗传染性肝炎良方“清肝饮”在全国医药卫生展览会上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和铁道部尖端技术。60年代开放床位430张,开展心脏二尖瓣分离术、食道癌根治结肠代食管(或胃管代食管)手术、脾肾静脉吻合术,并根据微循环学说成功抢救多例中毒性菌痢和暴发性流脑,取得突破性进展。

1965年3月19日

医院首批巡回医疗队深入津浦铁路沿线区各站、段、场及工地,共三批,于1966年2月28日结束。

1963年3月28日

路局转发铁道部《关于调整铁路运输管理组织的决定》,宣布成立济南、青岛、徐州分局(蚌埠铁路局撤销后划归济南局),既济南铁路中心医院的医疗服务范围;医院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宣传教育、技术指导、调查研究等3个组;医院成立保密委员会、成立增产节约小组、成立科学研究委员会;4月23日医院成立增产节约运动领导小组。

1962年7月4日

路局党委批准成立中心医院人民武装委员会,王玉臣任主任委员,张银庆任副主任委员;8月成立防空领导小组,下设救护大队、办公室、生活供应组、药品器械供应组、通讯联络组、直属机动救护队(7个分队)。

1961年

医院成立医学科学研究委员会,制定了“暂行规章草案”、“肝炎、肿瘤研究计划草案”,制定颁布“医院工作暂行条件”、“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1961年山东医学院和山东中医学院分别在本院设立内科基础教研组和外科基础教研组,先后委派资深教授周次清、隗继伍、赵祖成、戚仁铎、潘景涛、郭懋荣等人长期参加本院工作,每年有成批学生来医院见习和临床实习。同年,医院成立医学科学研究委员会。1963年起南京铁道医学院每年派学生来院临床实习。这样,医院就由从事单一医疗工作的机构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1960年

成立济南铁路结核病院,改结核病防治所为结核病院门诊卫生所。

1959年

医院开展群众性采风访贤运动,挖掘秘方宝库,收集到秘方、验方、单方、偏方18697方,充实了治病经验。

1958年1月1日

济南铁路管理局由接受铁道部垂直领导,改为接受铁路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济南铁路中心医院组织机构改为:本部、门诊部、结核病防治所,5个保健站,8个卫生所;医院门诊部实行24小时门诊制;撤销中心医院支部委员会,成立由管理局党委直接领导的中共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委员会(简称中心医院党委);铁路局第一、二疗养院、防疫站党的组织划归中心医院党委领导;医院成立业余红专大学、公布“成立机关人民公社方案(草案)”。

1957年1月

撤销与同仁堂医药合同,第一门诊部成立中药房;医院开展了腹腔镜检查、肾盂造影、脾、胃脏的切除术,试制了自动眼科视力表。

1956年3月

成立第一门诊部中医科。

1955年7月

医院第一病房楼竣工,楼层为3层,建筑面积7,335平方米,职工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医院床位数达457张。1959年该建筑被列为建国十周年济南市四大建筑之一。

医院第一座病房楼

医院组织宣传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意义。制定医院保护性医疗制度推行计划。

1954年1月

济南铁路学校卫生所归中心医院领导;医院职工食堂竣工,建筑面积244平方米(平房);9月器材科用房开工,建筑面积为573平方米(平房)。

1953年8月9日

医院改称为济南铁路管理局济南中心医院(简称济南铁路中心医院)。

医院医疗管辖区是:北至于官屯、东至明水、南至晋庄,包括磁南线,计59站,437公里。医院病床数为250张,备用床均为10张。当时没有中医科建制,医院与济南同仁堂药店签订中医委托合同代为诊疗。

1950年10月14日

薛宗元为政治委员,10月30日候湘波任卫生科科长兼医院院长,1951年3月22日任院长。

1950年9月至1953年3月

济南铁路医院于1950年9月至1953年3月先后分三批,共计23名医务人员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其中8名为女性。

自1949年至1953年间

医院广纳人才,从北京、天津等地聘请由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齐鲁大学医学院、国防医学院和浙江医学院等大学毕业的专家20余名,负责各专科工作。如李瑞蓂任医务主任(副院长兼任)、吕广曙任内科主任、戴玉书任外科主任、张威多任妇产科主任、戴玉铭任儿科主任(副院长兼任)、宋世铭任耳鼻喉科主任、谢荣声任眼科主任、王显明任中医科主任、苏勃然任医学影像科主任。同时,为发展中医、中药事业,还先后聘请济南市名老中医唐福五、孟宪彬、元浩威等来院任职。这样,医院各专科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初步形成。嗣后,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来自山东医学院(现山东大学医学院)、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上海铁道医学院(现同济大学医学院)等院校的历届毕业生源源不断地充实各专科,逐步组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1950年—1957年

书记:薛宗元 朱月三  张兴华

薛宗元1949.12-1953.10

张兴华1953.10-1958.2

1950年—1957年

院长:孙亮东 候湘波

候湘波1951.2-1959.12  

1949年

明洪文任院长,杜玉环为政治协理员。医院工作很快走上正规。先后公布“住院规划十条”、“南郊铁路医院诊病时间”、“铁路医院职工家属住院办法改正通知”、“本局医院暂不办理住院通告”、“本路医院定本月9日开始种痘工作通告”、“供给制病员应领统筹发给通告”等规章制度。1月27日开诊。院址仍在民族大街2号,共修复病房10间,设病床50张,在经一纬一路设门诊部,职工283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后全院人员合影

医院旧址

1948年5月

王富国任医院院长,当时病床50张,医院员工50~60人。9月25日,即济南市解放后第二天,市军管委即委派夏云亭为军代表,接管交通部津浦区铁路管理局济南医院,10月初成立护院委员会,在册复工报到人员71人,仅存一台日式X光机,几张美式、日式病床和一架骨骼标本。11月1日济南军管会在济南成立华东区管理总局,同时成立中共华东区铁路委员会,医院更名为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济南医院。11月26日由华东卫生部长李彭年兼任院长,明洪文为副院长并主持全面工作。

1948年—1949年

院长 明洪文1949.2-1951.1 

院长 夏云亭1948.9—1949.2

1945年

新建南郊铁路医院竣工,建筑面积为3184平方米(即现在经八路1号),院舍为平房结构。10月国民党政府接收济南铁路局,医院改名为交通部津浦区济南铁路管理局济南医院,时任院长千叶修次郎离任回国,孙中达负责医院工作。1946年刘桂林任医院院长,位于纬八路的医院改为济南诊疗所。当时医院的组织机构包括:住院部、济南诊疗所、青岛分院、坊子分院、四方分院、张店分院、兖州分院、济南机厂诊疗所,共有职工274人。到1947年撤销纬八路诊疗所,四方分院、坊子分院改归青岛医院,兖州分院改归徐州医院。据当时职工回忆医院景况,“满院杂草丛生,医疗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

1938年

在经六路纬二路建立济南铁路临时诊疗所。1940年迁至经二纬八路,改名为“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济南铁路局济南医院”,院长吉村宁义,临床设内、外、妇、儿、五官、放射、检验等专科,具床位90张,有百余职工(包括华、日两籍)。

1923年

胶济、津浦铁路由北洋政府接管,仍由同仁会济南医院和津浦铁路济南铁路医院分别负责两铁路线员工的诊疗。1931年重新制订了胶济铁路各院所诊疗区,济南诊疗所为第六诊区,位于济南火车站南、现铁路总工会地址,主任韩立民。而津浦铁路员工仍由津浦铁路济南铁路医院负责诊疗。

1915年

侵占胶济铁路的日军“临时铁道联队”改为“山东铁道管理部”,设立胶济铁路济南诊疗所。1916年又将胶济铁路诊疗所改为胶济铁路医院,并在1917年归日本青岛守备军民政部管理。1923年津浦铁路济南医院由日本同仁会接收,称同仁会济南医院,院长岸金城,职工42人,设内、外、妇、儿、眼、五官、皮肤、X光、检验等科,该院仍负责胶济铁路员工之诊疗。

1904年6月

1904年6月,胶济铁路建成后,遂将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改名为铁路医院,专门为胶济铁路员工诊疗。

公元1897年

德国人在济南市经二路始建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1899年10月起在华修建胶济铁路。1904年6月该铁路建成后,遂将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改为铁路医院,专门为胶济铁路员工诊疗。1908年德、英两帝国扩大侵略,修建津浦铁路,于1910年通车,遂指定创建于1903年的原济南官办中西医院为津浦铁路员工提供诊疗服务。该院位于西关五龙潭,院长陈世华,有病床20张,于1921年改称为津浦铁路济南医院。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和济南官办中西医院应为实际最早的“济南铁路医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