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作者:杜晓林
机关支部 杜晓林
她在我最初的记忆里,就是如电影蒙太奇般交错的几个画面。
长长的,深深的走廊,凭我的一双小腿仿佛很难走得到尽头;又高又宽敞的有点像侯车室的大厅,中间两排木连椅,两三岁的我发烧烧得头都抬不起来,把头靠在父亲的肩膀上,一双眼睛还不忘记好奇地打量着挂号室的阿姨从如山的牛皮纸病历袋中熟练地找出属于我的那一份;弥漫着来苏水味道的诊室里,戴着白色圆帽子的医生从白洋瓷罐里抽出一根竹制的压舌板,看一下我的扁桃体后,刷刷地开始开药方,然后我会喝到一种乳白色奶油味道的咳嗽药水,这药水一直被我叫做“大力克”,童年的我喝起来简直甘之如饴;还有注射室里木制的高凳,护士阿姨口罩后面明亮的眼睛,冰凉的酒精棉球擦在皮肤上,几滴晶莹的药液从尖尖的针头滴下来。
按理说两三岁的孩童不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但也许命中注定我和她会有渊源吧,如今时光虽说老去了30年,这些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不但没有暗淡和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起来。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后来父亲告诉我,她叫铁路医院,因为小时多病,又是铁路子女,所以我是她的常客,门诊部里好多医生护士都认识我了。
她就是这样伴着我成长,在我少年的记忆中,到了80年代末,我快上中学的时候,她变了,变得新了,变得美了。火车站旁那个古老的门诊部拆了,一幢漂亮的白色五层门诊部小楼取代了它,雅致、气派,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周围一带亮丽的风景线。内部设施也先进一流,候诊取药都十分方便。记得上中学时有一次我因为牙痛,父亲母亲一起陪我到一门诊看病,这是我第一次进口腔科看牙,明亮整洁的诊室,崭新的治疗椅,亮晶晶器械,洁净的水盆,医生的笑脸和安慰的话语,让我紧张的心情立刻镇定了下来。治疗完后医生又为我开了一小瓶涂牙齿止痛的药水。父亲交完钱后问母亲:“你猜一共花多少钱?一毛三分,我真没想到,有这么一家医院真是又方便又便宜。”其实父亲说出的,也是那个年代绝大多数铁路职工的心声,铁路人和我们这些铁路子女,从小就对铁路医院有着深厚的不可分割的感情。
大约也是跟这差不多时间吧,南郊住院部也新建了外科病房楼和二门诊大楼。一次,我跟随父亲到住院部探望他住院的同事时,连接内外科病房楼的坡道刚刚建好,在小时候的我看来,曲径通幽,神秘莫测。走在长长的干净整洁的坡道上,心里突然地就涌上一阵激动,一种莫名的非常庄严、非常圣洁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年少的我对于生命最初的敬畏吧。
再次走近她,我就融入她,变成她的一分子了。儿时懵懂的愿望和命运的安排让我穿上了洁白的隔离衣,成了一名白衣天使。父辈的意愿加上自己的感情驱使,让我义无反顾地在毕业分配时选择了铁路医院。
这时的她是济南市第一家也是当时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带着近百年的风韵走向新世纪,更加光彩照人。永远都不会忘记刚来医院工作时那些美好的日子。夏日的清晨,迎着朝阳来到医院,自行车棚后面是一个好大的花园,各种奇花异草在初夏时节争奇斗艳地吐露着芬芳。从车棚到医院传达室之间是小小的一段回廊,上面爬满了紫藤花和蔷薇花,软软的叶子绿得逼人,一串串粉紫的、嫩黄的小花像小小的风铃,在夏日的微风中摇曳,是多么令人心醉的一幅画面。黄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踏着夕阳,走在披上一片金色的静谧的医院里,望着满天斑瓓的彩霞,心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又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情怀。
时光的脚步又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不知不觉地,我在她的怀抱中从青春年少已渐渐步入中年,我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她,而她,也培养了我,锻炼了我,见证着我从单纯青涩走向成熟。这十几年间,我作为医院的一分子,也亲眼目瞩了在她身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万八千平方米的住院部大楼和七千六百平方米的门诊大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门诊和住院病房全部配备现代化的诊疗设施。随着规模的扩大,医院的医疗设备也相应增加和更新,目前医院占地总面积5.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4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超导型核磁共振、16层螺旋CT、DSA、ECT、DR、CR、数字胃肠机、心脏彩超、超级准分子激光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总值逾亿元。一座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医院在患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这十几年,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职工思想进一步解放,改革的脚步进一步加快,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使医院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医疗、教学、科研、保健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医院在原有6个部级重点专科的基础上,近年来新增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专科3个。医院拥有眼科、神经内科、生殖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中医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儿科、超声诊疗科等重点、特色专科。医院近年完成国家级课题17项。省部厅级科研课题、成果222项。
2004年12月,铁路医院由济南铁路局移交山东省人民政府,她又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被山东省确定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她成为了我省唯一一所省属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新的形势给了她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我们-深深爱着她的全院职工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使她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疾病作为医院特色,在众多大医院中一枝独秀,从而带动我省中西医结合医疗事业的桃李满园。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为了她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全体二附院人将秉承着百年铁医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努力将医院建成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服务一流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我省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龙头单位,成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