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驱寒养阳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3-07-11 22:25
本文来源: 消化中心脾胃肝病科
分享到: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结合天灸疗法,在特定穴位贴敷药物,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将药力直达病所,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消化中心脾胃病肝病科经过多年的临床论证,多位专家经验总结,针对虚寒性脾胃科常见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腹胀、腹泻、便秘、消化性溃疡、抵抗力低下等。运用中医药理论,制成丁香散寒贴膏,辨证贴敷于穴位,通过穴位和经络刺激,温阳散寒化湿、和胃通络止痛,恢复脏腑功能,能有效缓解各种胃肠不适症状,有效预防胃肠病及虚劳疾病的反复发作。
贴敷时间: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7月30日(10天)
中伏加强7月31日—8月9日(1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地点:门诊楼二楼6诊室
病房楼3楼东区
“三伏贴”注意事项
❶ 贴敷前: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多出汗。
❷ 贴敷后:
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和过敏体质者0.5—2小时。
局部有痒、热、微痛等感觉均为正常反应,少数人局部皮肤会出现水泡,皮肤红肿者,可涂烫伤膏,伴有瘙痒者,建议外用炉甘石洗剂,服用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较严重水泡请到医院处理。
❸ 饮食要求:禁食辛辣、寒凉、刺激及发物(如香菜、韭菜等)。
❹ 生活起居要求:贴敷后当日不要洗澡,过后可以洗澡不要搓背,不要用沐浴液等化学制品。
消化中心脾胃肝病科 郭亮
2023年7月11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