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 血液透析科

您的位置: 血液透析科 科室动态详细

透析患者科学控磷,谨防磷从口入

发布时间:2025-04-18 16:20 本文来源: 血液透析科

      高磷血症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约80%的透析患者面临血磷超标的问题。长期高磷可引发血管钙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及心血管事件,甚至增加死亡风险。饮食是磷的主要来源,科学管理饮食是控磷的核心。

      高磷血症的危害:沉默的“杀手”:
1. 血管及软组织钙化:血磷升高会与钙结合,沉积在血管壁和心脏瓣膜,增加心梗、脑卒中等风险。
2. 骨代谢异常:导致骨痛、骨折,甚至“退缩人综合征”(身高缩短、骨骼变形)。
3. 皮肤瘙痒:高磷刺激皮肤神经,引发顽固性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 继发性甲旁亢:血磷升高抑制活性维生素D合成,加剧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透析患者必须严格控制磷的摄入,饮食控磷的四大核心原则:1. 严控每日磷摄入量,透析患者每日磷摄入应限制在800-1000毫克,需平衡蛋白质需求与磷控制。高磷食物黑名单:动物内脏(如肝、脑)、蛋黄、坚果、豆类、加工食品(香肠、罐头)、碳酸饮料等。低磷优选食物:鸡蛋白、冬瓜、萝卜、苹果、精米面、猪血等。2. 巧用“磷/蛋白比值”选择食物,
选择磷含量低但蛋白质高的食物,如鸡蛋白(磷/蛋白比1.4mg/g)、鸭胸肉、海参等,避免蛋黄(磷/蛋白比高达22.4mg/g)。动物蛋白优于植物蛋白,因后者含植酸磷更难吸收。3. 烹饪技巧:去磷“三步法”:1.焯水预处理:肉类切块后沸水焯煮3-5分钟,可去除38%的磷;豆类、蔬菜焯水后磷减少48%-51%。2.弃汤食肉:肉汤含磷量高,建议沥干汤汁再烹饪。3.高压锅炖煮:比普通锅具更有效减少食物中的磷。4. 警惕“隐形磷”:加工食品与添加剂,加工食品常含无机磷添加剂(如磷酸钠、磷酸二氢钙),吸收率高达90%以上。避免购买成分表中含“磷”字的食品,如火腿、奶茶、零食等。

       透析患者在饮食方面常存在误区,过度限制蛋白质导致营养不良,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平衡蛋白质与磷的摄入,避免因控磷引发消瘦或免疫力下降。血透患者完全依赖透析清除磷,其实每次血液透析仅能清除约800mg磷,需要结合饮食和药物(如磷结合剂)综合管理。而且透析患者需要注意服药细节,磷结合剂(如碳酸镧、司维拉姆)需随餐服用,嚼碎或整片吞服依药物类型而定,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服影响吸收。

       因此透析患者控磷需要综合管理:饮食+透析+药物。必须充分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以上,必要时增加透析频率或时长。必须定期监测,每月检测血磷,目标值1.13-1.78mmol/L,居家可观察皮肤瘙痒、心悸等症状。必须保持排便通畅,便秘会减少磷的肠道排泄,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或使用缓泻剂。
      控磷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细节的持久战。通过科学选择食物、优化烹饪方法、规律透析及正确用药,透析患者完全能够将血磷控制在安全范围。记住:“磷从口入”,每一口饮食的选择都在为健康保驾护航!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透析患者科学控磷,谨防磷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