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平扫就能诊断的另类肺栓塞 ——骨水泥肺栓塞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指的是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部血液循环障碍。肺栓塞有很多种,大多数的肺栓塞需要增强CT扫描—肺动脉CT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其中有一种少见的肺栓塞,胸部CT平扫就能诊断,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骨水泥肺栓塞。
在骨科手术中,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常用的材料,用于填充缺损或固定人工关节假体。然而,这种看似安全的材料如果意外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发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并发症——骨水泥肺栓塞。
一、什么是骨水泥肺栓塞?
骨水泥肺栓塞是指骨水泥在手术中或术后通过静脉系统进入血液循环,最终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组织缺血缺氧的病理过程。尽管发生率较低,但其有一定的致死率,是骨科手术中需警惕的严重并发症。
发生机制:
1.骨水泥渗漏:在骨科手术中,液态骨水泥注入骨骼时,若压力过高或骨质破坏严重,可能渗入周围静脉。
2.反流至心脏:渗漏的骨水泥经静脉回流至右心房、右心室,再进入肺动脉分支。
3.栓塞形成:骨水泥凝固后形成栓子,阻塞肺部血管,引发急性呼吸循环衰竭。
二、影像学:诊断的“眼睛”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骨水泥肺栓塞的关键手段,不同技术能从多角度揭示栓子的位置与特征。
1. X线胸片
最好有术前胸片对照。典型表现为术后胸片新增的沿肺动脉走行分布条状、分枝状高密度影,结合手术史及临床表现,可以诊断骨水泥肺栓塞。
2. 胸部CT平扫
CT平扫就能诊断,增强CT反而会掩盖病情。
·直接征象:肺动脉分支内可见斑点状、铸型、条状高密度影(骨水泥栓子密度高于血栓)。
·间接征象:肺梗死(楔形实变)、肺野楔形密度增高、胸腔积液等。
·优势:无创、快速,可同时评估心肺整体情况。
骨水泥肺栓塞(箭头所示)
3.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内的骨水泥栓子,还可以同时评价心脏功能。
三、临床意义:早期发现,及时干预。
骨水泥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以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低热、咳嗽,重者可突发呼吸困难、低血压甚至休克。影像学早期发现能指导及时干预。
结语
骨水泥肺栓塞是骨科手术中需严防的“隐形杀手”,影像学技术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通过规范操作与多学科协作,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望进一步降低。同时,加强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和患者状况的评估也是预防骨水泥肺栓塞的重要措施。
撰稿人:董爱平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