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抗疫手记(一)

发布时间:2020-02-07 10:53 本文来源: 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院自上而下紧急行动起来,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带着必胜的决心,义无反顾远赴湖北支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工作。  
身赴前线,他们凝聚了大家的关心,牵动着大家的心弦。我们前线的医护人员利用空余时间写下了自己的支援日记。轻描淡写的文字背后,藏着振奋人心的力量。在朴实的文字中我们能见证医护人员们牢记宗旨、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思想境界和过硬作风。众志成城,风月同天,我们与你们同在,让我们共同加油,一起打赢这场“抗疫”战争。
  
  第一批2020年1月25日(鼠年初一出发)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王世浩  男  汉  医院感染管理科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李士涛  男  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孙宪洁  女  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李秀明  女  汉  心血管内科                     主管护师
  
  第二批2020年1月28日(鼠年初四出发)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唐  坤  女  汉  神经外科   主管护师
  
  第三批2020年2月2日(鼠年初九出发)湖北武汉同济医院新城院区
  王连忠   男   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党员  
  闫瑢玓   女   汉   职业病科                        副主任医师  党员  
  周    娜   女   汉   脑病科                           护师             党员 
  李相云   女   汉   职业病科                       主管护师      党员 
  冯    冰   女   汉   肾病中心                       主管护师      党员 
  荣淑华   女   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崔立梅   女   汉   儿科                              主管护师
 
 
  李士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1月26日3pm于湖北黄冈 
  不眠的除夕夜,紧张的48小时,整理一下思绪,出征武汉小记。 
  决定 
  出征没有理由,不是英雄情结,只是专业对口,职业使命,组织需要,家人支持,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 
  感动 
  习惯了默默无闻,一下子被刷屏不太适应,但收获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有太多太多的牵挂纷至沓来,祝福都已收纳在了我的心里,我都珍藏着,无法再一一回复了。 
  启程 
  家人的支持,老师的叮嘱,领导的关怀,同事的祝福,尤其为我送行的亲人们,竭尽所能,让我浑身充满力量。 
  众志成城
  到达一线,沿途机场乘务组、交警、志愿者、酒店服务等后勤保障,记住了那个敬礼,扑捉到了那个眼神,以前在电视机前感受到的那份众志成城,我现场感受到了,泪目。
  遵守
  入队就是一名战士,听指挥遵守一线的纪律,现在的我们在做的是熟悉流程,掌握指南,科学防控,调整身心,为明日开拔战场精心准备,争取和战友一起零感染的战胜疫情。
  后记
  疫情依然严峻,需要回归冷静,拒绝恐慌,需全民皆兵,在后方的我的同事我的兄弟们压力一点都不比我们小,我们都要做好保护。我们有中国速度家国情怀,精诚合作,争取早日取胜,早日团聚,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李秀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1月29日1am于湖北黄冈 
  忙忙碌碌中,在湖北黄冈的这几天,收获了很多感动。我想写点什么,谢谢这些帮助我们的人。 
  28日上午,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女性医护人员集中剪短了头发。一大早,当地的志愿者就赶了过来。剪完头发,我对他们说“谢谢”,结果他们忙不迭地跟我说,“更应该谢谢你们”。
  简单午饭后,我们开了个会,接着赶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始进行收治病人的准备工作。这个原计划5月投入使用的医院,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所没有“软装”的空房子,所有的设备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场。我对他们说“辛苦了”,结果他们又说,“你们大老远地跑来帮助我们,你们更辛苦。” 
  晚上9点半,值完班的我们回到酒店。门口,一名爱心人士给我们捐赠了好多棉服。这里湿冷,这些棉服真的是雪中送炭。
  回到房间,看着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屋子,心里一阵暖。酒店的阿姨说,她的女儿也是护士。
  孩子同学的爸爸知道我来一线了,给我发红包让我给大家买水果,嘱咐我们注意安全。红包我没收,心意转达给了大家。
  来回路上乘坐的大巴车,是当地志愿者在开,他们每天都很仔细地消毒,守在酒店和医院附近。
  这一切的一切,满满都是感动。我觉得我们真是应该更努力地工作,来守护这方水土的安全。 
  从山东到湖北,我们是因为爱走到了一起,我们是一家人。要互相道声感谢,我们一定能够渡过这个难关。
  还好,我们开始收治病人了,我们就应该能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了。
 
  王世浩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

\

  2020年1月29日10pm于湖北黄冈
  经过连续两天的奋战,到1月28日晚上十点,隔离病区具备了收治病人的基础条件。晚上11时许,第一名患者进入病区,至29日上午十时,隔离病区东区已收治患者49名。医疗组、护理组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27日晚上和28日上午,我作为院感人员,对病区的布局流程、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药械的准备情况进行了细致严格的核对,确保安全。28日晚上开诊后,我对进入隔离病区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直到凌晨四点才返回住处。
  
  孙宪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 

\

  2020年1月30日 于湖北黄冈
  1月26日凌晨,我随着山东首批138人医疗团队奔赴湖北,成为黄冈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治的一名一线人员。几天来,我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进行工作,第一次和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亲密接触,第一次穿着防护衣、戴着护目镜,戴着三层手套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操作, 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患者发自内心地感谢……
  我所在的病区,没有家人陪护,协助将近40名患者的大小便、吸氧、翻身、吸痰,倒水、打水、修理床头灯、拿被子递衣服,是我和战友两个人的任务。
  正式上岗的第一天,我持续工作了11个小时,没有吃没有喝也没有尿,这是因为出发之前三个小时我就不再喝水了,晚饭也不敢吃多,生怕自己闹肚子影响工作。下班时,脸颊被防护面具压出了深深的印子,鼻梁上直接被压出了一个小水泡,我不知道我的护目镜里滴下的是汗水还是泪水。实战远比我想象的艰难,说实话当卸下那套防护面具时,我落泪了。
  休息时,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在家的两个孩子,他们的样子始终浮现在我眼前。我爱人告诉我,当孩子们在电视上看到我的时候,大叫着“妈妈,妈妈,我看见妈妈了”,我的双眼顿时模糊了。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正在老家的我接到单位通知,要求我25日赶赴济南,去支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治,我来不及多想,便和爱人商量第二天一早开车送我去火车站,身为新闻工作者的爱人知道事情严重,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在去火车站路上,我的内心好纠结。五年来,每到春节,我都是在医院值班,从没陪家人回家团聚。今年是第一次回爱人老家过年,却在年初一就得离开亲人们。临走时,看着睡熟中的两个孩子,我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珠。
  我对爱人说,你就放心我吧,我知道自己的责任,也会保护好自身的安全,照顾好两个孩子。
  连日来,和我一起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都努力尽心尽责,有个当地医院的护士长,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一直没睡,一直在战场战斗,她的精神鼓舞着我,我在内心向她致敬。
  几天的工作中,我看到身边的党员面对任何危险都在冲在最前面,我们的领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贾新华,时时刻刻都在为大家服务,为大家排扰解难;我们一小组的张玉红护士长在生活上、心理上给我们时刻送关怀;他们面对困难身先士卒,让我感受到党的温暖近在咫尺。
  我愿意像他们一样不怕牺姓,在危险困难面前挺身而上,用一腔赤诚和热血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时刻准备接受党的考验。1月28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庄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火线”交给了党组织。(人民网山东频道 胡洪林 整理)
  
  王世浩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

\

  2020年1月31日10pm于湖北黄冈
  随着开始接诊病人,院感工作进入新的阶段,从1月30日开始,他与同事们一起对两个病区的分区、布局、物资的规范存放、重复使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后处置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和优化,三天来,王世浩数次进入缓冲间,对战友们脱摘个人防护用品的流程和动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战友们的安全。
  29日,一名当地的护士错走了病人通道,未做防护就进入了隔离病区,正好王世浩在现场,及时阻止了该护士进入缓冲区。
  “我们的防护物资不是很充足,有点紧张。”这两天刚开诊,消耗不小,当天晚上又要新开一层楼,三层楼的消耗太大了,物资肯定会缺。
  到达黄冈已经第六天了!“六天了,大约记得只看到过一霎的太阳。”雾沉沉笼罩下的的黄冈,寂静沉默。虽然这几天每天两次来往于医院与宾馆间,但街道上几乎没见到一个路人,车辆也能用十个手指数过来……
  “加油吧,我们!加油吧,黄冈!”
  
  李秀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 

\

  2020年2月1日10am于湖北黄冈
  日子过得不知道是几号、初几、星期几了,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能让这场战役抓紧结束!昨晚小夜班,下午三点出发,准备好4点交接班。因为工作太忙,每个班次都不能按点下班。我们小组4人,2人先进隔离病房,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在外面,帮助完成日间未完成的工作以及配合隔离病房工作。19:30,简单吃了几口饭,水是不敢喝的,做好防护进入隔离病房。我们相互加油!
  隔离病房里是无人陪护的患者,也有不在同一隔离病房的一家三口。病房里无呼叫系统,与外面同事的交流只能靠电话和手写。闷闷的防护服让手感很差,动作笨拙、缓慢,但我还是能很精准地完成每一项操作,有点点小傲娇呢。
  病房无暖气、无空调,只能靠小太阳取暖,真的很心疼这里的每一个人。回到住的地方已是凌晨两点了。看到孩子给我画的画,顿时忘记累了,心暖了......
  让这份温暖,温暖这篇土地!
  
  李秀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2月2日11pm于湖北黄冈 
  2月1日,大夜班(晚12点至第二天早8点)。交接完班早8点半了,完成自身消毒隔离1个小时,回到酒店10点,倒头就睡,下午5点才起来。感觉真的饿了,去餐厅吃饭,才想起来,这是今天吃的第一顿饭。 
  写完了工作小结,看着微信视频里孩子闹完,看完今天的新闻。看着窗外安静的,没有一个人的夜景,心中感慨万千。新闻里频繁传来好消息,大家现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打这场疫战,期待着一个个节点的到来,今天治愈人数超过了死亡人数,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来黄冈这段时间最欣慰的事。天气寒冷,人心暖,接到各个渠道捐赠物资的微信及电话,真的感动和高兴。我们凝聚这股力量,很快我们的战斗就能胜利。
  从同事那里抱养了一只小狗,来黄冈的时候它还很小。刚刚同事微信里说,我帮你养着,等你回来,你给它取个名字吧!我说,我现在在湖北黄冈,就叫它冈冈吧!
  前天联系到一个多年的老友,她是第二批山东来援助湖北的队员。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加油,期待战斗的胜利。我们相约回济南山师看漫天的樱花飘下。
  
  闫瑢玓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2月3日 1am于湖北武汉
  明知鄂有疫,偏向疫区行——出发首日有感
  昨天接到通知,今天整装出发,短短24小时,集结了一百多人的山东医疗队迅速行动。我们山东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医疗分队一共七位同志,都是第一次参加国家组织的支援医疗活动,虽然工作经验都很丰富,面对未知的疫情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临行前,医院主要领导、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都早早赶到会议室,帮我们打点行囊,一遍遍清理物品、装箱,总是怕我们带的药品不够,再多拿点多带点,就这样满满装了一箱的生活和医疗物资,像娘家人送闺女带的沉沉的嫁妆。整装待毕,王书记、徐院长、胡院长、王院长、护理部吴主任等又细细叮嘱,真像出门前爹娘对自家孩子的千般嘱咐万般不舍。这种种的关照与嘱托,让我们更觉自己驰援武汉义不容辞,必当不辱使命。鼓起满满的勇气,带着沉沉的行李,牢记刘家义书记的“有利、有效、有序”的工作指导原则,还有烟台人民香甜的“平安果”,我们顺利抵达武汉了!
  
  唐坤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2月3日 晚8pm于湖北黄冈
  闹钟1点50分准时响起,毕竟第一次值班,还有点小兴奋,闹钟响起后立马起床开始收拾出发,人生中成年后第一次穿上了尿不湿,以为难以启齿的事情,现在却透着点自豪,我是为医疗事业,为黄冈人民而穿的。
  两点10分出房间,两点30分载着25名队友的大巴车准时出发驶往大别山。2点40分到达大别山,跟随队长前往我们的战场。可能好事多磨吧,我们居然在建筑里迷路了,大半夜在空荡荡的病房楼里,放眼望去都是建筑垃圾,未装修好的材料及未安置的医疗器械等,很适合拍恐怖片,在兜兜转转,询问了半夜未睡觉的老师后,终于在3点零5分到达了东七楼。
  按照事先学习到的流程进入病区开始工作。第一次实战,两层防护,进入病区后,口罩和护目镜压得鼻子疼,口罩系带勒得耳朵疼,呼吸困难,胸口憋闷,缺氧。真的很不适应。由于是凌晨3点半,患者均在休息,交接班时我们未进入病房,重点病人重点交接的,交班时说都比较平稳。
  50多个病号,我和省中医呼吸内科护士长刘莹莹老师一组,我们负责20多个病号。交接完后,我开始认真查看病区环境及所有物品的摆放,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才能有条不紊,不慌乱。大夫交接后,我要来病人病情信息采集表,这是病区内唯一能了解患者的信息,我一查看发现36床患者入院时指脉氧才77%,立马汇报了医生。武晓主任立马前去查看,再次检测了指脉氧数,发现才86%,立马心电,吸氧,并将此患者列为重症患者。
  5点半,我与刘老师配合开始抽血,以为戴着护目镜,两层手套会很难抽呢,我抽了10多个人,我们两个抽了21个人血,成就感满满的。剩下的工作就是个别患者输液、雾化、处理发热患者、发放早饭等。工作都是平时常干的,主要是需要面对情绪激动的患者。大部分患者都是从别的医院转来的,天天打很多点滴,来到大别山后,以口服药为主,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输液的,患者就认为是医院不作为,不给他们治疗,有不满情绪。
  对患者情绪的安抚就尤其重要。第一次值班,对很多流程不是很熟,稍感慌乱,有点手忙脚乱,穿7个小时的防护服有点小煎熬,后两三个小时就是在硬挺,护目镜全是水汽,只能从缝隙中看东西,呼吸困难得胸口疼。印象最深的是病房中最小的患者——9个月大的小宝宝,睁着无辜的大眼睛,小小年纪的他根本就不懂自己和照顾她的爸爸到底在哪儿,正在面临着什么。
  盼望着盼望着,疫情能尽快过去。
  
  李秀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月3日 9pm于湖北黄冈
  完成了今天的工作,坐上班车,我们开起玩笑——饿的能吃下一头牛!
  今天下午在隔离病房待了四个小时,平时在病房小跑的我们,衣服太沉太闷,跑不起来了。一进到隔离病房,先把热乎乎的饭送到患者手里,怕一会儿就凉了,还有热乎乎的鸭蛋。然后又把水果发到患者手里标记好,15床、36床糖尿病不能吃橘子、龙眼,给他们西红柿。 
  听到患者说出的感谢“山东人真好”,看到患者信任的眼神,我知道了自己价值所在。
  一位阿姨问我:姑娘,你怕吗?
  我说:阿姨,您怕吗?
  阿姨说:我不怕,因为有你们。
  我说:阿姨,我也不怕,因为我们是一起的。你要好好吃饭,增强抵抗力,你很快就会康复的。
  昨晚听家里人说,医院领导给家里送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今天又收到护士长从山东寄过来的东西,看到箱子上姐妹们熟悉的笔记,好暖好窝心,里面装满了对我的牵挂和爱。有了你们的关怀,让我更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心工作,更能让我为这份儿神圣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恰逢同组一小姐妹过生日,我们的领队张韬老师也来了,跟我们一起为她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生日。厨师贴心的送来蛋糕、水果、长寿面,我们都带着口罩,生日蜡烛吹不灭,我们是用手扇灭的。
  我们共同的愿望:
  中国加油!黄冈加油!
  疫情很快过去!战斗很快就胜利!
  
  李相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2月4日9am于湖北武汉
  让党旗在武汉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2月3日下午2:00,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在武汉住地召开动员部署会,会上确定了第三批医疗队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成立了医疗、护理、综合协调、物资保障、感染防控、宣传等6个工作组,同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
  据悉,目前我省前后三批援鄂医疗队共计411人组成了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经中共山东省卫健委直属机关委员会批准,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成立,由左毅任总领队和党总支书记。临时党总支下设山东省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三个党支部,还有省疾控中心派赴湖北鄂州的4位疾控实验室工作人员,4位党员成立第四党支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全体党员面向党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举起右手、面对党旗时,我非常激动,心里充满了力量!相信我们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完成防控疫情战斗的胜利。
  在抗击疫情一线,各级党组织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各位党员也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到达武汉后,不少队员纷纷撰写入党申请书,我们医院的荣淑华、崔立梅连夜写入党申请书,表示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据介绍,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预计将进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负责一个50张床位的病区。医疗队员培训考核合格后将进入一线。据了解,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目前该院区已经完成600张床位改造工作。
  
  唐坤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2月4日 晚8pm 于湖北黄冈
  今天的上班时间是10点到16点,8点半从酒店出发,早早起来吃好早饭,备好物品,等待出发。第二天上班就多了个心眼,口罩内放了一小块吸水的纱布,防护口罩的上方系带位置稍高点,不压迫耳朵,可能是本人适应能力强,第二次上班就好多了,没有那么不舒服。
  因为这个班属于白班,事情比较多,除了日常的工作,还要负责病区的消毒。今天患者情绪稍好,有两位患者询问为什么没有任何治疗,我耐心地解释后,他们冲我竖起大拇指,并谢谢我们。这令我很感动,这就是我们来此的目的,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尽可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除此之外,善用沟通技巧为患者做心理疏导。
  
  王世浩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 

\

  2020年2月4日9pm于湖北黄冈 
  今天是山东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收治病人的第七天,首批收治的病人中,一名年轻女性确诊患者在下午治愈出院了。
  我的战友在白板上画了一副画,写了两行字:比病毒更顽强的是我们!比病毒传播更快的是爱!
  在冰冷的疫情面前,更能看出人性的温暖。虽然病毒可怕,但仍然能够在病房中看到妻子陪伴着着丈夫,儿子照顾着老父亲。
  2019-nCoV,我们一定会战胜你!
  
  周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2月5日 晚20:16 发自武汉同济医院新城院区
  中午,护理组的排班终于出来。很荣幸排在了第一组,下午3点至9点。因为是第一次没什么经验,吃了午饭不到12点就没再敢喝水,就怕到时候憋不住。到了医院2点,由于第一次进入病区,有点分不清方向,最终于两点四十到达病房。他们当地护士长给我们简单介绍下环境,然后就开始分组换衣服准备穿防护服。
  我跟聊城人民医院三名队友先进去,互相协助穿好防护服,防护服真的好闷啊!进入隔离病房,所有人都忙忙碌碌,无暇顾及我们。慢慢找到他们当地人员,请他们对病区做了个简短介绍后,正式开启工作模式。护目镜卡脸,加上防护服的边边就会有点疼,没事,慢慢适应就好啦。把液体分好去给病人输液,有留置针还好,慢慢给接上。没有留置针就要重新打,这时候护目镜已经全是雾,视线不好,而且带了三层手套手感全无。还好,一次穿刺成功,瞬间成就感爆棚...... 接着连续打了四个留置针,这时已经过了下班点一个小时了。在普通病房留置针穿刺,选好血管、消毒、扎针、固定,一般五分钟搞定,但在这里就全是慢动作,戴护目镜视线不好,找血管就要好久,打一个针下来最少15分钟。出来时衣服已经差不多全是汗浸泡着,自我安慰“就当蒸桑拿了”。脸上真的全是痕迹,还有胳膊、脖子也不幸有一块过敏。其实干活的时候什么不适的感觉都没有,就是很专心的工作,出来吃点饭感觉就更好很多了呢!
  一个班下来,已经适应了这种节奏,期待下一个班!
  
  唐坤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2月5日 晚11pm 于湖北黄冈
  穿防护服在病区内工作6个小时,体力达不到,口罩的防护效果也变差,组内人员一致决定将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每个班每一组在里面工作三个小时。 
  今天的班是14点到20点。我先在病区里有条不紊的把各项工作按时完成后,又转战到护士站工作。
  最后三个小时,我当起了搬运工加送餐员。我去帮患者们领饭,还为他们拿来家属们送来的物品。怕耽误患者吃饭,一路小跑。
  下班后收到了家乡人民捐赠的棉服和加热火锅,由内到外都暖暖的。家乡人民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我们冲锋陷阵的强大后援,使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崔立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2月6日 凌晨6am 于湖北武汉
  2月5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下午三点和组员们一起进入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隔离病房,这算是我们正式上岗了。
  同济医院很大也很空旷,我所在的护理组在C栋7楼西区工作,是妇产科改造的病房,由于条件受限,我们只能在窄小的屋子里,穿脱衣服、换鞋,并且男女不分。之后再进去按照流程穿防护服。
  这是第一次进病区,也是第一次感受到那种混杂着兴奋和压力的感觉。带着三层手套给病人进行浅静脉置管变的非常困难,平时打个针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在这里却要平时几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是戴手套的手不灵活,二是护目镜起雾起的看不清血管。但只要打好了针,患者能用上药,离康复就近了一步,我们跟患者就都会感到欣慰。我们不仅给患者临床上的护理,还要做心理和生活上的护理。他们生病了,不但没有家人的照顾,还对自己的病情很恐惧,很焦虑。我们要耐心的给清醒患者解释病情、预后等,减少他们的担心,促进他们的康复。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护目镜上的雾气变成了小水滴在我们的镜框下面汇集等,致使我们全身不适,但看到病人戴着呼吸机痛苦表情,呻吟的声音,机器发出的滴滴声,我又充满了力量。
  忙碌中的时间总是那么快,当地的一位护士说,已经10点了,你走吧,我这才意识到我该下班的时间了。
  按照流程把防护服脱掉后,我里边的衣服就像被雨淋了一样,重新换上自己衣服并打开手机,这时未接电话、微信消息一涌而至。领导、家人、朋友的关怀让我倍感温暖,其中听到儿子的语音,我很欣慰也很感动,他说:“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你不在家我不能给你过生日了,等回来给你买个大蛋糕。”
  由于新搬的住处,到酒店后重整行李,睡觉已到凌晨三点了。虽然苦了点,但是还是很有意义的一天。
  
  荣淑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

  2020年2月6日  9pm 于湖北武汉
  今天,可以说是下夜班,昨天上的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的班。先从昨天开始说吧,昨天上午接到通知要搬家,时间是下午三点搬。所以,一早起来就不停地收拾东西,打包,我们同行七人,有三人今晚夜班,那搬家的重任就落到我们4位同事身上了。1点吃完午饭,赶快小憩一会儿,两点坐上去往医院的班车奔赴夜班。
  到达病区,负责人给我们讲解清洁区布局、帮助熟悉流程,之后我们更换好贴身衣服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第二个房间更换隔离衣、防护服装备,进门前先手消、喷门把手、开门、再手消。穿好防护服带好医用防护口罩、防目镜还有面屏,瞬间觉得就有窒息感、心慌、呼吸不畅,忽然脑子里浮现出临来时8岁儿子为我送行他为我竖起大拇指的情景......我得给儿子做个好榜样,不能倒下。于是,慢慢坐下,调整呼吸,心里默默地为自己加油,稳着点、慢着点、镇定、镇定……几秒过后,我适应了,我为自己感到高兴。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过了四道门来到了隔离病区。首先看到了宽敞明亮的护士站。听老师讲完流程,开始适应慢慢干活,因为鞋套滑,走起路来我就像企鹅一样一摇一摆的。印象特深的一幕:我服务的第一位患者是一位60多岁的阿姨,她有些憋气,我给她吸上氧,她说:谢谢你,我知道你是山东来支援我们的,我们放心了!
  51张床位,从东头走到西头,因为是隔离病区没有保洁员,不管是治疗还是生活护理都是咱们护士去做,输液、静脉置管、带高流量吸氧机、无创呼吸机加蒸馏水、测体温、测血氧饱和度、换尿不湿、倒小便……从来不出汗的我已经大汗淋漓,仔细再看,防护镜边缘积成的小水滴都流动了……
  前面还有许多未知的艰难,但我相信一定能打败它们!
宣传统战科
2020年2月7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抗疫手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