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盆底肌的这些常识你一定要知道!
发布时间:2024-12-22 17:51
本文来源: 妇产科
分享到:
在我国,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达 28%,尤其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 50% 已婚育女性患有尿失禁问题。尽管部分人没有明显症状,但妊娠和分娩都不可避免对盆底肌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一、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将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这张「吊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
二、盆底肌损伤会引发哪些症状?
三、什么人群适合盆底肌康复
对于有下述情况者,更应及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
①盆底肌力减弱。如无法对抗阻力、收缩持续时间 ≤ 3s(检测盆底肌力评级 ≤ 3 级)或阴道收缩压 ≤ 30 cmH2O 者。
②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
③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如 POP-Q 系统评分 1 期或以上,尤其是伴阴道前后壁膨出。
④产后性生活质量下降。
⑤产后排便异常。
四、如何进行盆底肌康复
凯格尔盆底肌训练
方法:收紧肛门及阴道 5~10 秒,放松 5~10 秒,重复上述动作,连续做 15~30 分钟,每日 2~3 次,可以各种体位进行锻炼,6~8 周为 1 个疗程。一般 4-6 周患者有改善,3 个月后有明显效果。
弊端:由于盆底肌看不见摸不着,有 50% 的患者收缩的是错误的肌肉,如腹肌,大腿肌等,如此,更加容易加重病情。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